肺炎的症状有哪些表现?早期识别与护理指南
肺炎是由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引发的肺部炎症,发病时会出现多种呼吸及全身症状。及时识别这些表现,有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,防止病情加重。
肺炎的主要症状表现
1. 咳嗽与咳痰
咳嗽是肺炎最常见的表现,初期多为干咳,随着病情进展,患者常出现咳痰。细菌感染的肺炎痰液通常为黄色或绿色,质地黏稠,有时伴有血丝;病毒感染则痰液较稀薄,颜色偏白。咳嗽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加重。
2. 发热
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,体温可能从轻度低热(37.3-38℃)到高热(39℃以上)不等,且热度多为持续性。使用退烧药后体温可能暂时下降,但易反复。部分老年人或体弱者可能无明显高热,仅表现轻微体温升高或正常。
3. 呼吸困难
肺部炎症会影响氧气交换,导致呼吸困难、胸闷、气短等症状。活动时表现更明显,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,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感呼吸吃力,伴随鼻翼扇动等现象。
4. 胸痛
当炎症波及胸膜时,患者会感到针刺样或钝痛,咳嗽、深呼吸或体位变化时疼痛加重。疼痛部位通常对应受累肺叶的位置,是肺炎较为典型的表现。
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
1. 保持充足休息
患者体力消耗较大,应卧床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减轻肺部负担,有利于身体恢复。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,每日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约30分钟,保持温度18-22℃,湿度50%-60%,避免空气干燥刺激。
2. 合理补充营养与水分
饮食应清淡、易消化,富含营养,如瘦肉粥、鸡蛋羹、蔬菜汤及水果泥,确保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多饮温水,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,有助于痰液稀释和呼吸道湿润,促进排痰。
3. 促进有效排痰
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排痰。若痰液黏稠难咳出,可遵循医护建议进行雾化吸入,帮助稀释痰液,再配合适度拍背协助排痰。拍背时,手掌空心状由下向上、由外向内轻拍,力度适中,避免用力过猛。
4. 遵循专业指导用药
肺炎患者应按照医生安排按时用药或接受输液,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,避免病情反复或恶化。治疗期间,应密切观察体温、咳嗽、呼吸等症状变化,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异常,应及时通知医生。
熟悉肺炎的症状有助于及早识别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。日常生活中,注意保暖、勤洗手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,增强体质,能够有效降低肺炎发生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