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后怎么快速缓解?这些补水与降温措施要掌握

夏季高温持续,若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,身体散热不畅,就容易出现中暑。常见表现包括头晕、恶心、虚弱、意识模糊等。如果应对不及时,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因此,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十分重要。

中暑后如何应对

1.尽快转移至阴凉通风环境

应立即将中暑者带离高温区域,选择空调房、树荫或有风的地方,有助于身体恢复正常温度。

2.松解衣物,促进散热

脱去紧身衣物,用湿毛巾擦拭身体,尤其是颈部、腋下、大腿根等部位,同时可借助风扇加速降温。

3.补充水分与矿物质

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,可小口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,避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。

4.辅助物理降温

冷敷可用于协助降温。可将冰袋或冷毛巾放置于颈后、腋下、大腿根部等血管丰富的区域,但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。

5.情况严重时需紧急送医

如果出现体温超过39℃、神志不清、抽搐等症状,说明可能已发展为重度中暑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
如何预防中暑

1.避开高温时段出门

建议选择早晨或傍晚出行,避免中午时段高温暴晒。衣着宜宽松、透气,颜色以浅色为主。

2.保持充足水分摄入

高温天气下,需适当增加饮水频次。推荐每日摄水量不低于1.5-2升,运动或出汗较多时可适量增加。

3.饮食搭配合理

建议多摄入富含水分及营养的食物,如黄瓜、西瓜、西红柿等蔬果。同时,蛋白质来源如豆腐、鸡蛋、鱼肉等,也能帮助机体维持能量供应。

4.保持居住环境清凉

可通过空调或风扇降低室温,室内温度保持在26-28℃较为适宜。定期开窗通风,并保持空调滤网清洁。

夏日防中暑需从日常细节做起,避免高温暴晒、及时补水、保持室内凉爽,有助于远离中暑风险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