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如何传播?症状、预防全揭示

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属于丙类传染病,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。预防流感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提高免疫力。

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空气中的飞沫。感染者在咳嗽、打喷嚏或交谈时,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,健康人若吸入这些含病毒的飞沫,可能会被感染。此外,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,再触碰口、鼻或眼睛,也可能导致感染。

流感病毒分为甲型、乙型和丙型,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致病源。甲型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,易引发全球性流行,而乙型流感病毒的变异较缓,通常仅造成局部暴发。丙型流感病毒较少见,症状通常较轻。

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、咳嗽、喉咙痛、肌肉酸痛、头痛和乏力。有些患者,尤其是儿童,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。一般情况下,流感症状会持续约一周,但咳嗽和乏力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。
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,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及严重并发症的概率。建议每年接种一次,特别是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。
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样有助于预防流感。勤洗手,避免用手触摸口、鼻、眼睛;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;保持室内通风,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的次数。

提高免疫力也是防范流感的重要手段。合理饮食,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;保证睡眠充足;适量运动,减少疲劳和压力,这些都能增强身体抵抗力,降低感染风险。

若已感染流感,应尽早就医。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可缩短病程、缓解症状,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。此外,充足休息、多喝水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,也有助于缓解不适。

相关推荐